首页 > 精彩介绍 > 我国免疫学研究的近期进展
我国免疫学研究的近期进展

从90 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免疫学家逐步在国际免疫学杂志发表在本土完成的免疫学研究工作,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研究内容几乎涉及到基础与临床免疫学的各个领域,笔者根据自己粗浅的了解和认识将一些近年来立足于国内完成的标志性的重要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

 
    我国免疫学家在细胞与分子免疫学领域做了很多创新性工作,例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陈慰峰院士实验室在T 细胞分化发育以及近年来在新型肿瘤抗原的鉴定与功能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去年在PNAS 发表论文,阐明了一个CD4SP 胸腺细胞个体发育上以及功能上相关的成熟过程的机制,即髓质中CD4SP 细胞的发育可能严格依赖于一种功能上完整的髓质上皮细胞小室,Relb 和Aire 突变会引起SP3 向SP4 转变过程中的严重阻隔。同系的马大龙教授实验室自主克隆了多个编码细胞因子和凋亡相关分子的人类功能基因,其中2 个新分子即趋化素样因子1 (CKLF1) 和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DCD5 ,过去命名为TFAR19) 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中国科技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田志刚教授实验室与山东大学免疫药理研究所合作在NK/ NKT 细胞的基础免疫学与肝脏免疫学领域开展了系列研究,尤其在NK/ NKT 细胞与肝炎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具有国际影响,近期发现了NK 细胞和Kupffer 细胞通过NKG2D/ Rae 1 识别加重NK细胞介导的肝炎,在建立TLR3 信号诱导的小肠粘膜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发现了NKG2D 识别介导TLR3 信号诱导的小肠粘膜损伤,先后在PNAS、Hepatology 等杂志发表论文。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何维教授实验室在γδ T 细胞的免疫学特性以及通过CDR3delta 区域识别靶细胞的研究很有创新性,论文发表在Cancer Res 和JBC。除了近来集中研究Th17 以外,中山大学医学院吴长有教授实验在J I、Blood 杂志报道了结核杆菌(MTB)感染机体导致慢性感染之后为何机体不能有效地清除MTB 的机制,发现与结核患者体内调节性T 细胞增加、调节性T 细胞反过来抑制CD4 T 细胞和人记忆性γδT 细胞在结核杆菌抗原ESAT26 刺激下产生IFN2γ密切相关;同院的郑利民教授实验室在Blood、Cancer Res 报道了他们对于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功能低下机制和Th17 与肿瘤的关系。苏州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的张学光教授实验室对于淋巴细胞的共刺激分子活化信号网络开展了多年研究制备了抗共刺激分子的系列单抗,其中有的活化型单抗和中和性单抗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郑德先教授实验室除了研究淋巴细胞受体及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信号传递及其在机体免疫调节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外, 还制备了抗TRAIL 受体DR5 的单克隆抗体(AD5210) ,在CancerRes、JBC 等杂志发表论文证明其可以触发凋亡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
 
    免疫识别与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是免疫学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我国学者的数项工作在国际同行中颇有影响。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裴刚院士实验室在beta2arrestin 与TLR 触发炎症信号转导调控和CD4 T 细胞存活机制的作用的研究结果,两次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该院孙兵教授实验室在Th1、Th2 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炎症性因子的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结果先后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 和J I。北京大学/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舒红兵教授实验室发现了VISA 蛋白在病毒触发干扰素产生中的重要作用(这个蛋白分子也被国际同行称为MAVS ,IPS21 ,Cardif) ,论文发表在Mol Cell 并受到广泛引用。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暨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曹雪涛等与浙江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合作,提出了成熟树突状细胞在基质微环境中再分化并形成新型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观点,还发现了多种免疫分子和信号分子(如SHP21、SHP22、PECAM21等) 参与了TLR 及RIG2I 免疫识别与炎症性细胞因子、干扰素产生的调控, 先后在Nature Immunology 发表两篇论文、在Immunity 发表一篇论文。
 
    免疫调节与免疫耐受的机制及其与免疫性疾病的关系是当今基础与临床免疫学中的热门研究领域。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高晓明教授实验室在国内较早开展了调节性T 细胞的研究,近来发现多种抗多糖特异性抗体参与调节性T 细胞的作用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科院上海健康研究所臧敬五教授实验室发现了IFN2γ和OPN 在调节性T细胞的形成与作用机制中的重要作用,论文发表在JCI 和PNAS。中科院动物所赵勇教授实验室在调节性T 细胞与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有新的观点,在Trends Immunol 上发表综述系统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军事医学科学院黎燕教授/ 沈倍奋院士实验室研究了抗CD3 抗体诱导免疫耐受、逆转NOD 小鼠糖尿病发病的机制,证实NKT 细胞及TGF2β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发现将自身抗原与IgG分子融合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主要与有效诱导调节性T 细胞的产生,逆转体内T 细胞极化失衡有关。
 
    国内有多家实验室在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免疫学机制与免疫治疗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HBV 感染与乙肝疫苗的研究是我国学者的特色领域之一,第三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吴玉章教授实验室除了鉴定和研究了多种抗原表位并建立了表位数据库外,通过基于表位的免疫原设计( EBVD)策略、研发了新型乙型肝炎疫苗,目前正在开展Ⅱ期临床试验。北京302 医院王福生教授实验室在Gas2troenterology、J I 等杂志发表系列论文,分析了慢性乙肝以及肝癌患者调节性T 细胞的变化和PD21 在免疫功能低下中的作用,发现肝癌病人体内增加的调节性T 细胞可导致CD8 T 淋巴细胞功能损伤和病人的存活期缩短,其结果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慢性乙肝发展为肝癌并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机制。复旦大学医学院熊思东教授实验室近来发现活化淋巴细胞的DNA 具有一定的诱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目前正在研究其作用机制,有望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提出新的解释。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魏于全教授实验室提出了将生物进化中的异种同源基因与异种免疫排斥反应及自身免疫反应相结合用于探讨肿瘤治疗、可以克服自身抗原的耐受性的新观点,为肿瘤疫苗及抗肿瘤血管治疗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在Nature Medicine上发表论文后引起了国际同行的极大关注。第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杨安钢教授实验室在Hepatolo2gy、Cancer Res 等发表了系列论文,系统报道了重组免疫促凋亡分子的内化及转运作用机制以及抗肿瘤作用,研制出的单抗介导的肝脏靶向性的基因干预体系具有潜在的免疫治疗应用价值; 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中心陈志南院士实验室长期研究HAb18G/ CD147 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应用及其作用机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HAb18G成为我国SFDA 正式批准上市的第一个肝癌治疗用单抗药物。还有一些实验室在某些免疫学前沿领域开展了探索性研究,例如,军事医学科学院沈倍奋院士实验室近年来在受体/ 配体相互结合与动态作用的分子模建、抗体的结构分析的平台技术体系等有了重要进展;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徐安龙教授实验室以文昌鱼为模型研究了免疫进化机制,提出了新的免疫发生的机制;华南理工大学生命科学院王小宁教授实验室几乎与国际同行同步提出了免疫受体编辑的观点并开展了实验研究;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教授实验室在免疫分子和病原体组分的结构生物学前沿领域也开展了令国际同行关注的工作。
在我国本土免疫学研究取得长足进步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感谢那些虽身在海外但一直关心和扶持国内免疫学发展的一大批杰出华裔免疫学家,他们为缩短中国免疫学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起到了桥梁作用,为提高华人在国际免疫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起了重要作用。例如,MD Anderson 癌症中心的免疫学系主任、pDC 的发现者刘永军教授;共刺激因子的国际权威、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皮肤病免疫学系主任陈列平教授;免疫调节与免疫病理专家、芝加哥大学傅阳心教授;免疫识别与干扰素信号转导专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程根宏教授;细胞因子与Th17 专家、MD Anderson 癌症中心的免疫学系董晨教授;TNF 家族分子的功能与信号转导专家、滨州大学陈有海教授;淋巴细胞分化发育专家、奥克哈姆医学中心孙晓红教授;肿瘤免疫学专家、贝勒医学院王荣福教授;分子免疫学与肿瘤免疫学专家、密执安大学肿瘤免疫中心主任刘阳教授;细胞因子信号转导专家、克利夫兰医学研究中心李晓霞教授;树突状细胞专家、澳大利亚WEHI 研究所吴力教授; T细胞与免疫调节专家、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张丽教授;HIV 与CTL 专家、英国牛津大学徐小宁教授;移植免疫学专家、日本国立儿童健康研究所李晓康教授,等等。他们多次回国举办免疫学前沿进展报告会,或者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研究组,为我国免疫学近年来的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例如,刘永军、陈列平、傅阳心、程根宏等“海外团队”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唐宏教授等一起成立了“感染与免疫”研究中心,将国际先进的技术与理念与国内实验研究相结合,在免疫调节机制与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已经在Nature Medicine 、PNAS 等发表论文,产生了很好的合作效果。此外,我国香港地区与台湾地区的免疫学研究也取得了进展, 并且与大陆免疫学界的交流与合作正日益加强。